作者:凯发k8官方 阅读量: 发布时间:2025-02-28 15:19:01
明朝(1368年 - 1644年)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,共传16帝,享国276年。
明朝㊣时期君主专制㊣空前加强,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。明初废丞相、设立厂卫,加强✅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,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。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。明代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,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。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。
1368年:朱元璋(1328年-1398年)在应天府(今南京)称帝,国号大明,年号洪武,朱元✅璋㊣即✅明太祖。明军北伐,攻占大都,元顺帝北逃,元朝灭亡。明朝随后进行统㊣一全国的战争,陆续平㊣定西南、西北等地。
1376年:朱元璋改革地方行政制度,废除㊣行中书省,设立承宣✅布政使司、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,分管地方民政、军事✅㊣和司法,加强了中央集权。
1380年: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丞相胡惟庸,废除丞相制度,六部直接对皇帝✅负责,进一步强㊣化了皇权。
1392年,明太祖朱元㊣璋嫡长子朱标(1355年-1392年㊣)去世,直接导致朱元璋开始诛杀蓝玉等功臣。
1393年:蓝玉(1340年-1393年)案发,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,牵连甚广,史称“蓝玉案”
1399年:燕王朱棣(1360年-1424年)以“靖难”为名,起兵反叛朝✅廷,史称“靖难之役”。
1405年 - 1433年:郑和率领✅船队七下西洋,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,加强了中外交流,彰显了明朝的国威。
1424年:朱棣病逝,太子朱高炽(1378年-1425年)即位,是为明仁宗,年号洪熙。仁宗在位期间,推行仁政,采取一系列措㊣施减轻百姓负担,缓和社会矛盾。
1425年:仁宗驾崩,太子朱瞻基(1398年-1435年)即位,是为✅明宣宗,年号宣德。宣宗延续仁宗的政策,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,明朝出现“仁宣之治”的繁✅荣局面。
1435年:宣宗去世,年仅九岁的朱㊣祁镇(1427年-1464年)即位,是为㊣明英宗,太皇太后张氏(仁宗诚孝皇后)和内阁大学士“三杨”(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✅)辅㊣政。
1442年:太皇太后张氏去世,“三杨”中也有人㊣相继离世,宦官王振开始专权,明朝政治逐渐走向腐㊣败。
1449年:瓦剌✅首领也先率军南下,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怂恿下亲征,在土木堡遭遇惨败,英宗被俘,史称“土木堡之变”。此役明㊣朝军队损失惨重,国力㊣受到严重削弱。随后,兵部尚书于谦等拥立朱㊣祁钰(1428年-1457)为帝,是为明代宗,改元景泰体育中心事故,尊英宗为太上皇。于谦组织北京保卫战,成功击退瓦剌军队。
1477年:宪宗设立西厂,由宦官汪直统领,加强特务统治,西厂权势一度超过锦衣卫和东厂,后因汪直失宠而被撤销。
1487年:宪宗去世,太子朱佑樘(1470年-1505年)即位,是为㊣㊣㊣明孝宗,年号弘治。孝宗㊣在位期间,励精图治,任用贤臣,政治清明,史称“弘治中兴”。
1505年:孝宗驾崩,太子朱厚照㊣(1491年-㊣1521年)即位,是为明武㊣宗,年号正德。武宗喜好游乐,宠信刘瑾✅等宦官,刘瑾权势滔天,后被武宗诛㊣杀。武宗还多次㊣出巡,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历史小课堂㊣多尔衮迁都。
1521年:武宗去世,因无子嗣,堂弟✅朱厚熜(1507年-㊣1567年)即位,是为✅明世宗,年号嘉靖。世宗初期进行了一些㊣改革,如清理勋戚庄田、改革科举制度等,但后期迷信道教,长期✅不理朝政,导致政治腐败,社会矛盾激化。
1550年:俺答汗率军进犯京师,在京师㊣附近大肆抢掠,史称“庚戌之变”。明朝被迫开放马市,与俺答汗议和。
1566年:世宗去世,太子朱载坖jì(1537年-1572年)即位,是为明穆宗,年号隆庆。穆宗✅在位期间,调整政策,与蒙㊣古俺答汗达成和议,封俺答汗为顺义王,开放互市,史称“隆庆和议”,促进㊣了汉蒙之间的经济文化㊣交流。同时,明朝在南方部分地区推行“一条鞭法”改革赋役制度,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。
1573年:张居正(1525年-✅㊣1582年)任内阁首辅,开始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,包括整顿吏治、加强边防、推行“一条鞭法”等,改革取得了㊣显㊣著成㊣效,明朝国力有所恢复,史称“万历中兴”。
1592年 - 1598年: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,明朝两次出兵援朝抗倭,最终✅取㊣得胜利,但也消耗了明朝大量国力。
1615年:发生“梃击案”,有人持棍闯入太子朱✅常洛居住的慈庆宫,企图行刺太子,引发宫廷。
1619年:明朝在萨尔浒之战中惨败于后金,后金自此取得对明朝的战略优势,明朝在辽东的局势日益严峻。
1620年:神宗去世,太子㊣朱常洛(1582年-1620年)即位,是为明✅㊣光宗,年号泰昌。光宗在㊣位仅一个月,因服用红丸去㊣世,史称“红丸案”。随后,熹宗朱由校㊣(1605年-1627年)即位,年号天启。
1624年:魏忠贤(㊣1568年-1627年)开始专权,他与熹宗乳母客氏✅勾结,迫害东林党人,政治黑暗腐败,明朝统治更加摇摇欲坠。
1626年:宁远之战,明军在袁崇焕(1584年-1630年)㊣指挥下✅㊣击败后金军队,努尔哈赤(1559年-1626年)受伤后去世,其子皇太极(1592年-1643年)即位。
1627年:熹宗去世,其弟信王朱由检(1611年-1644年)即位,是为㊣明思宗,年号崇祯。崇祯帝即位后,铲除魏忠贤及其党羽,试图挽救明朝危局。
1628年:陕西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,高迎祥、李自成(1606年-1645年)、张献忠(1606年-1647年)等先后起义,起义军势力迅速发展,给明朝统治带来沉重打击。
1629年:皇太极率军绕㊣道蒙古,突破长城防线,进攻北京,史称“己巳之变”。袁崇焕率✅军㊣回援,解京师之围,但随后被崇祯帝猜忌,以通✅敌罪处死。
1633年:徐光启(1562年-1633年)病逝,他在天文历法、数学、农业等方面㊣都有卓越贡献,主持编写了《农政✅全书》。
1634年:明朝设立五省总✅督,统一指挥陕西、山西、河南、湖广、四川㊣等✅地军务,围剿农民起义军,但效果不佳。
1637年:皇太✅极命阿济㊣格等率军攻打朝鲜,迫使朝鲜与清朝结㊣盟,断绝与明朝的宗藩关系。同年,明朝发生“丙子胡乱”,清军在华北地区大肆抢掠。
1641年:李自成攻占洛阳,处死福王㊣朱常洵。张献忠㊣攻占襄阳,杀襄王朱翊铭。明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受到严重削弱。
1642年:松锦之战以明军惨败告终,洪承畴投降清军,锦州等地失陷,明朝在辽东的防线年:皇太极去世,其子
✅即㊣位,是为清顺治帝,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。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,自称✅新顺王,后攻占西安,改西安㊣为长安,建国✅号大顺。张献忠在武昌称帝,建立大西政权。1644年:李自成率军东征,攻克北京,崇祯帝自缢于煤山,明朝灭亡。同年,
引清军入关,击败㊣李自成军,清军迁都北京,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。此后,明朝✅残余✅势力在南方建立多个南明政权,继续抵抗清军,但先后被清军消灭。